炎炎七月,远赴武汉充电的我们,在书香圣地桂子山继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盛
7月5日上午,武汉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、湖北省特级教师袁汉杰老师为我们做了主题为《语文高考内容改革的教学观照》的讲座。讲座急我们所急,想我们所想,真正为我们答疑解惑,为今后的教学打开了一扇窗。
讲座分两个部分。首先,袁老师回顾了高考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,解析了2019年的高考卷体现出了三个变化:价值导向的变化、考查立意的变化、试题设计的变化。尤其展示了今年全国卷Ⅱ卷的作文题,重点解析了这道作文题的命题特点和审题破题的思路。这和我们高三一年的备考方向是一致的,我们因此深受鼓舞。
讲座的第二部分是面向新课改的一线教学问题,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一个版块。袁老师娓娓道来,教师层面会面临的课程改革和高考备考的双重压力,在这种形势下,教师应注重角色与工作方式的变化,重新定位自己: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、组织者,学习资源与策略的提供者、指导者,为学习者提供有效反馈的评估者、记录者。袁老师深入浅出,从正反两方面举例来说明教师在新课堂的定位问题。怎样开展“群文阅读”,怎样使学习的主体——学生感到有趣有效?袁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优秀教师卓有成效的举措和成果,让大家耳目一新,收获满满。
最后袁汉杰老师就我们所提的问题进行答疑,为我们梳理了核心素养形成的基本途径,提供了具体可行的素养培养方案,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。
下午两点半,湖北省教科院数学研究院周远方老师又为老师们介绍了《素养导向的理科命题趋势》,从高考内容新变化、高考数学命题新导向、高考数学新举措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下高考内容改革的新变化。他说,高考命题依靠纲本、立足基础,体现一个“稳”;知能并重、强调交汇,着眼一个“变”;引经据典、融史嵌名,展示一个“新”;试题背景情境化、设问方式多样化、思维方式多元化、解答过程简洁化等命题新导向做了详细解答。最后,他用一句话对素养导向高考数学命题趋势概括总结:年年岁岁“题”相似,岁岁年年“意”不同。的增加文化题、举例题及多选题,改变命题模块分值等,为数学老师们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方向引导。数学老师王耿章老师讲座后高兴的感叹道:“周老师的课,实用!”
专家介绍:
袁汉杰,中共党员,中学高级教师,湖北省特级教师。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,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,武汉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,武昌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,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业务组成员。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,教育教学成绩显著。教学之余,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,出版著作(合著)多部。
周远方:湖北省特级教师,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,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,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分册主编、核心编者和培训专家,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,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,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。
撰稿:王向梅 丘香萍 梁萍
 图一:黄鹤楼
 图二:结业典礼
 图三:浏览湖北名楼

图四:认真学习
 图五:周老师讲座
 图六:做好笔记
|